YI-FEN JHANG

Basic information

 

Name YI-FEN JHANG

 


Teacher

category Full time
job title Assistant professor (special)
Course area Space design, reuse of old buildings,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ssets, design cultur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community building, product design, etc.

 

  • Papers
  1. Shyh-Huei Hwang ,Yi-Fen Chang ,2018, The Adaptive Indicators And Weighting System For The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Design,2(2) p. 2_111-2_120.
  2. 黃世輝、張怡棻(2016)。工業遺產空間再利用可適性之檢核要項研究。設計學報,21(2),頁1-24,ISSN: 1606-8327。
  3. Yi-Fen , Chang、Shi-Huei , Hwang, 2009,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use of Spaces of Woo’s Garden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Volume7 Issue3, Pp.73-91, ISSN: 1447-9508.
  4. 張怡棻、黃世輝,2008,南瀛總爺藝文中心之空間再利用發展研究,設計研

    究,第八期,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頁213-222,ISBN978-986-01-5176-3。

 

二、國際研討會論文

  1. Yi-Fen, Chang & Shi-Huei, Hwang、Jung-Han,Chiu、Dingy-ung,Wang, 2009,The Research of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between College and Community-the Study of Design-majored Students take part in the Community Cultural Asset Preservation and Reuse Project,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2010/01/19-22,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Huallen , Taiwan, 57-65, ISBN: 978-957-752-577-2.
  2. Yi-Fen, Chang & Shi-Huei, Hwang, 2009, Study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the Preservation and Reuti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s— A Case Study of Ga-Ji Culture in Hou Po Village, Tainan County, Korea Society of Design Science, 2009/10/18-22,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eties of Design Research 2009(IASDR 2009),Seoul, ISBN: 978-89-963194-0-5.

 

  1. Yi-Fen, Chang & Shi-Huei, Hwang, 2009,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use of Spaces of Woo’s Garden, 2009/06/02-05,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Directions in the Humanities, Beijing, China, 73-91, ISSN: 1447-9508.
  2. Yi-Fen, Chang & Shi-Huei, Hwang, 2009,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Sinhua Street Public Office: An Analysis on the Preservation Campaign for the Sinhua Street Public Office, 2009/04/10-1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Tainan, Taiwan, 105-116, ISBN: 978-986-85195-0-3.
  3. Yi-Fen, Chang & Shi-Huei, Hwang, 2009,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use of Spaces of the Nan-Ying Tsung- Yeh Arts and Cultural Center, 2009/04/10-1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Tainan, Taiwan, 105-116, ISBN: 978-986-85195-0-3.

 

三、國內研討會論文

  1. 張怡棻、李采芳(2017),工業遺產再利用為創意生活產業之研究-以駁二藝術特區為例。2017第八屆區域史地暨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2017/06/02,嘉義,嘉義大學,頁25-46。
  2. 張怡棻、黃世輝(2016)。工業遺產再利用為創意生活產業之研究-以台南
  3. 十鼓仁糖文創園區為例。2016亞洲設計文化學會第十屆國際研討會,2016/10/22,中國南京,南京林業大學,頁833-842。
  4. 張怡棻,2016,比喻式設計探討虛擬人物衍生商品之研究─以台灣首府大學
  5. 商設系學生作品為例,2016多媒體與創新設計學術研討會,2016/06/07,台南,台灣首府大學,頁115-120。
  6. 張怡棻、黃世輝、蔡宜佳、許嘉惠,2013,詔安客家研究-雲林縣詔安客家潛力產業調查,2013詔安客家學術研討會,2013/09/05,雲林,客家委員會,雲林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頁15-28。
  7. 黃世輝、蔡宜佳、張怡棻,2012,雲林縣詔安客家文化商品的發展策略研究, 2012 詔安客家學術研討會,2012/09/21,雲林,客家委員會,雲林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頁109-124。
  8. 張怡棻,2012,台南市麻豆區十二婆姐的文化商品設計研究,2012綠色設計與創新管理論文發表研討會,2012/06/01,台南,台灣首府大學,頁75-84。
  9. 張怡棻,2012,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創意生活產業之研究-以南瀛總爺藝文中心為例,2012文化創意設計產學發展研討會,2012/03/27,台南,台灣首府大學,頁10-24。
  10. 張怡棻、黃世輝,2011,社區文化商品之文化符碼解析-以雲林縣湖本村為例,2011年IDC國際設計研討會,2011/10/16,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有光碟無頁次。
  11. 張怡棻、黃世輝,2011,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創意生活產業之比較-以臺灣煤礦博物館及日本月桂冠大倉紀念館為例,2011年文化資產保存利用國際研討會,2011/10/20-21,台中,文建會,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頁464-472。(台灣與日本創意生活產業發展之比較研究, NSC-98-2420-H-224-003-MY3, 98-1189-2)
  12. 高宜淓、張怡棻、黃世輝、藍婉文, 2011, 創意生活產業知識轉化之模式-以台日10個創意生活產業為例,2011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6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暨2011國際創新設計研討會,2011/05/13-16,台北,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頁有光碟無頁次。 (台灣與日本創意生活產業發展之比較研究, NSC-98-2420-H-224-003-MY3, 98-1189-2)
  13. 黃世輝、賴孟玲、張怡棻,2009,重建第三區社造中心及社造點的回顧與追蹤,走過10年‧前瞻未來-921社區重建國際研討會,2009/09/21-23,南投埔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頁76-95。
  14. 張怡棻,2007,幼稚園學習區規劃之探討以雲林縣褒忠鄉鄉立托兒所及愛尼爾幼兒學校為例,銘傳大學2007新思維‧新創意‧新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03/23,桃園,銘傳大學設計學院,頁555-564。
  15. 張怡棻、黃世輝,2007,縮減城鄉數位落差以雲林科技大學社區數位發展研究中心執行經驗為例,<空間.整合-文化資產城鄉發展與生活科學>第三屆空間設計學術論文及設計作品發表研討會,2007/01/06,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頁F23~F30。(創造偏鄉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94-248)。
  16. 張怡棻,2006,以女性主義的觀點探討百貨公司中的女廁空間,台中技術學
  17. 院2006設計學術研討會,2006/11/04,台中,台中技術學院,頁C111-C120。
  18. 張怡棻,2006,社區永續發展機制之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八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006/11/25,高雄路竹,中華民國建築學會,高苑科技大學,頁 F1-F6。
  19. 張怡棻,2006,社區總體營造法治化對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日新又新創視際-探索華文設計新思維研討會,2006/11/01,高雄大湖,東方技術學院,頁112-120。
  20. 張怡棻,2006,社區組織對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以雲林縣湖本村為例,藝文產業管理暨藝術教育發展國際學術論壇, 2006/10/13-15,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藝術教育館主辦,海報發表。
  21. 張怡棻、邱上嘉,2004,舊建築再利用計畫的可行性發展之探討以總爺糖廠為例,2004年銘傳大學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11/26,桃園,銘傳大學設計學院,頁 727-736。
  22. 張怡棻,2004,永續發展觀念下的社區閒置空間再利用以雲林湖本社區為例,
  23. 第四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2004/10/30-31,雲林,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協進會、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頁 1-20。
  24. 張怡棻、邱上嘉,2004,台灣產業型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討-以總爺糖廠為例,2004設計與文化學術研討會,2004/04/29,台北,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頁 457-464。

 

四、其他論著

  1. 張怡棻,社區的守護神:關子嶺火王爺文創商品,文化創意產業設計實務,頁234-241 ,ISBN: 978-986-86915-0-6。
  2. 張怡棻,產業文化資產與再利用設計,新設計概論與設計基礎,頁209-217 ,ISBN: 978-986-86915-4-4。
  3. 黃世輝,張怡棻,2010,社區設計學的認識,設計概論,頁66-70,ISBN: 978-986-02-2571-6。
  4. 張怡棻,2010,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設計,頁71-77 ISBN: 978-986-02-2571-6。
  5. 張怡棻,2006,2006心希望‧e極棒數位機會中心簡介。
  6. 張怡棻,2005,一個心機會的開始-創造偏鄉數位機會中心。

 

五、技術報告

  1. 張怡棻,2018 ,107年度臺南市社區營造輔導計畫,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執行期間:4~2018.12)。
  2. 張怡棻,2017 ,106年度臺南市社區營造輔導計畫,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執行期間:4~2017.12)。
  3. 張怡棻,2016,105年度0206災後陪伴計畫-臺南市山上區、玉井區計畫-「明和社區」及「南洲社區」資源盤點調查報告書,台南市山上區區公所,(執行期間:10~2016.12)。
  4. 張怡棻,2016,105年度臺南市新故鄉社區營造點輔導計畫,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執行期間:4~2016.12)。
  5. 賴孟鈴、張怡棻,2015,104年度臺南市博物館群跨域加值中長程計畫先期研究案計畫,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執行期間:6~2015.8)。
  6. 張怡棻,2012,學界協助中小企業科技關懷計畫-陶竹林之關子嶺溫泉泥/火王爺文創商品開發與設計,經濟部金屬中心,(執行期間:5~2012.10)。
  7. 黃世輝、張怡棻、蔡宜佳等,2011,第三期詔安客家研究群,子計畫四-雲林縣詔安客家文化衍生商品之發展策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執行期間:1~2011.11)。
  8. 黃世輝、張怡棻、蔡宜佳、許嘉惠、林香君、顏雯涓等,2010,第二期詔安客家研究群,子計畫四-雲林縣詔安客家潛力產業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執行期間:1~2010.11)。
  9. 蘇一志、張怡棻,2009,雲嘉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跨校優質通識課程分享計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社區文化商品設計,教育部(執行期間:9~2010.01)。
  10. 黃世輝、張怡棻、高宜淓、藍婉文、王盈之、朱茜儀等,2010,台灣與日本創意生活產業發展之比較研究(I)期末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執行期間:8~2010.09)。
  11. 黃世輝、張怡棻,2009,2009雲林國際偶戲節評鑑報告,民間機構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期間:07~2009.09)。
  12. 黃世輝、彭立勛、張怡棻、高宜淓、高彩鳳等著,2009,藝文團體經營體質研究案-以台灣視覺藝術團體與視覺藝術空間經營為面向分析結案報告書(上冊)(下冊),民間機構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期間:12~2009.09)。
  13. 黃世輝、彭立勛、張怡棻、高宜淓、高彩鳳等,2009, 藝文空間經營體質研究案-以台灣新興視覺藝術空間經營為面向分析期末報告(上)(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期間:12.26 ~ 2009.09.30)。
  14. 黃世輝、陳美雅、楊若蘭、沈靜音、張怡棻、洪煜清、王志華、王郁婷、劉素芬等,2005,教育部創造偏鄉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嘉義縣(執行期間:10~2006.05)
  15. 黃世輝、陳美雅、楊若蘭、沈靜音、張怡棻、洪煜清、王志華、王郁婷、劉素芬等,2005,教育部創造偏鄉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雲林縣(執行期間:10~2006.05)
  16. 黃世輝、陳美雅、沈靜音、張怡棻、洪煜清、王郁婷、劉素芬等,2005,教育部創造偏鄉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雲嘉地區,教育部(執行期間:07-2006.02)。

六、參與實務經歷

  1. 2019 108年度臺南市社區營造輔導計畫。
  2. 2019 長榮大學USR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在地實踐計畫。
  3. 2018 107年度臺南市社區營造輔導計畫。
  4. 2017 106年度臺南市社區營造輔導計畫。
  5. 2016 0206災後陪伴計畫-臺南市山上區計畫。
  6. 2016 105年度臺南市新故鄉社區營造點輔導計畫。
  7. 2015臺南市博物館群跨域加值中長程計畫先期研究案計畫。
  8. 2012台南市白河區關子嶺社區及火王爺文創商品設計。
  9. 2012台南市麻豆區十二婆姐文化商品設計。
  10. 2011台南市佳里區延平社區社區營造及產業發展規劃服務合作專案。
  11. 2011第三期詔安客家研究群,子計畫四-雲林縣詔安客家文化衍生商品之發展策略研究。
  12. 2010第二期詔安客家研究群,子計畫四-雲林縣詔安客家潛力產業之調查研究。
  13. 2009年雲林國際偶戲節(2009/07-2009/09)。
  14. 台南縣後壁鄉無米樂社區-社區產業設計(2009/01-2009/06)。
  15. 2009年台灣視覺藝術團體與新興視覺藝術空間經營體質研究計畫(2009/01-2009/09)。
  16. 2008台南縣白河鎮關仔嶺關嶺社區-社區產業設計(2008/09-2008/01)。
  17. 2008湖本棲地復原與生態教育園區計畫(2008/09-2009/04)。
  18. 2008農村社區公共設施改善督導計畫書(2008/03-2008/09)。
  19. 2007台南縣大崎村社區總體營造(2007/09-2010/02)。
  20. 2002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2002/08-2003/08)。